昆明世青学校|校园开放日暨春季招生说明会
学校信息
-
英文名称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所在地区
英国伦敦
-
学校性质
公立学校
创立时间
1826年
-
开设阶段
大学
学校地址
Gower Street, London WC1E 6BT, UK(Bloomsbury)
-
学费区间
22200~35100英镑
学校简介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始建于1826年2月11日,原名“伦敦大学”(London University),杰里米·边沁被公认为是伦敦大学学院的“精神之父”。鉴于当时英格兰仅有的两所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是严格意义上的教会学校,伦敦大学学院立意成为带有宗教性质的大学之外的世俗选择。伦敦大学学院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来被创办和发展的,而不是单纯的学院或研究机构。1831年,由辉格党带领的英国政府成功地为大学学院争取到皇家特许状,这赋予了其独立颁授学位的权力。
伦敦大学学院不仅拥有全球领先的医学院、经济学院、建筑学院、工程科学学院,其理论物理与数学、空间科学、统计学、生命科学、计算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电子电气工程、化学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法学、地理学、教育学、社会与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也名扬世界。学院创始之初拥有医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院、工程科学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后逐渐扩展至11个大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拥有国家医学研究中心(NIMR)、太空探索实验室(MSSL)、盖茨比计算神经科学中心(GCNU)和英国国家计算金融中心等领先科研机构,与剑桥、牛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代表了英国最顶尖的科研实力、师生质量、经济实力。
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物,伦敦大学学院是英国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亦是英国第一所按照同等标准接受女性学生的大学,其创立的初衷是希望摒弃教会学校的陈规旧制,倡导理性主义与教育平权,其目标为:“鼓励研究以及独立学者的进步,使得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精湛的学识来推动其所追求的科学和所生活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根据UCL官网显示,UCL现有来自150个不同国家的13,000多名员工和42,000名学生。
入学条件
招生要求
伦敦大学学院是英国最难入读的高等学府之一,其“英国高级程度考试”(A-Level)的招生录取成绩为AAB~A*A*A(三科)不等,还要求申请者通过一门选修科目的“高级补充程度考试”(AS-Level);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课程)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则为34。但学术成绩并非筛选申请人的唯一指标:附加考试(如STEP和TSA等)、面试表现、课外活动参与率以及推荐信等软指标均为考察要素。
大多数有意报考伦敦大学学院本科课程项目的学生(包括国际生),都需要透过UCAS(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平台在线递交申请材料。UCAS系统会在每年的9月份开放申请入口,除了牛剑(同年10月15日停止接受申请)以外的其他学校都会在次年的1月15日停止接受申请,而医学和法学类课程的申请也有特殊安排:前者的申请截止日期会提早至同年的10月15日,学生还需要在当年的9月初参加生物医学入学考试(BMAT);至于后者的申请截止日期则与其他课程无异,但申请人需要在2月前参加英国国家法学入学考试(LNAT)。至于有意报考UCL研究生课程项目的学生则需要在学校自己搭建的网申系统上进行注册和提交申请。所有非英语母语的学生都要提供英语能力证明,UCL接受不同种类的英语水平测试成绩(如IELTS、TOEFL、PTE学术英语考试和Duolingo英语测试等)。
留学申请
研究生学历要求:
1.本科毕业并成功获得学士学位;
2.毕业院校为国内(中国大陆)985/211工程大学;
3.在校加权平均成绩为87分以上(985工程大学)或90分以上(211工程大学)。
英语能力要求:
雅思(IELTS)成绩的具体要求如下:
1.总分6.5(单项不低于6.0):个别理工科/建筑学/制药化学等;
2.总分7.0(单项不低于6.5):多数理工科和个别文科/医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金融类专业等;
3.总分7.5(单项不低于7.0):多数文科和个别理工科/法学/历史学/临床医学/BASc项目等。
不同的专业会有不同的要求,甚至每年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专业的本科生课程项目的入学语言要求并不会比其研究生课程项目的入学语言要求低。
开课日期:
UCL开设的大多数课程项目一般是从每年的9月中下旬开始,持续到次年的6月中下旬结束。每学年被分成3个学期,每个学期的长度为10周左右。
杰出人才
UCL的校友中,有33位诺贝尔奖、3位菲尔兹奖得主等各行业翘楚,其中包括文学巨匠泰戈尔,印度国父圣雄甘地,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光纤之父”高锟,“电话之父”亚历山大·贝尔,“核化学之父”奥托·哈恩,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DNA发现者弗朗西斯·克里克,建筑电讯派核心彼得·库克,固体物理学奠基人布拉格,DeepMind的创始人戴密斯·哈萨比斯,彭罗斯阶梯创立者罗杰·彭罗斯等。
办学历史
创立之初
哲学家杰里米·边沁(1748~1832)在伦敦大学学院的创建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公认为是UCL的精神之父。尽管边沁被记载在学校的创建工程史中,但实际上他本人并没有直接参与伦敦大学学院的建设。边沁本人是“高等教育应广泛普及”理论的强烈拥护者,其思想与学院的早期宗旨即“教育人人平等”相呼应,鼓吹漠视一切性别、宗教信仰及政治主张上的差异。“国际化”(International)一词就是由边沁本人所创造出来的。其遗体被陈列在伦敦大学学院主楼的北部回廊中(2020年后转移至学生中心)以作为永久的纪念,完全向公众开放。
其他两位实际创办人分别是诗人托马斯·坎贝尔和律师亨利·彼得·布鲁厄姆。1825年,坎贝尔造访了德国的波恩大学,与同时期的牛津、剑桥两所高校不同,波恩大学的宗教自由理念获得了坎贝尔的赞赏。回国后,他致函深受边沁影响的布鲁厄姆,表示有意在伦敦创办一所和波恩大学类型相同的高等学府。该信件亦于同年2月被刊登在《泰晤士报》上,成为了最早有关创立伦敦大学学院事宜的公开草议。之后,在伦敦犹太人社团的领袖——以撒·里昂的撮合下,两人开始着手规划学院的兴建项目。
1826~36年
学校最终于1826年以“伦敦大学”(London University)之名面世,并成为当地唯一一所招生不拘性别及宗教背景的世俗高校,其理事会委员中没有一位是宗教领袖,教育家托马斯·阿诺德因而称其为“高尔街上的无神论学院”。其开创多元学科、重整讲堂机制、取消宗教考核以及管治民主化等制度刻意模仿了爱丁堡大学和其他苏格兰高校的做法,在当时的英格兰众学府中显得颇为独特。
在1826年之前就已成立的学校理事会曾于国家议会上提议颁宪,以确立“伦敦大学”作为独立高等学府的地位。但这惹来了不少反对声音:除了国内英格兰教会和牛津、剑桥两校以及医学界的反对外,奥地利帝国首相克莱门斯·梅特涅亦要求他的驻英大使转述其对此项计划所持的“可能有损英格兰发展”的看法。
1827年,伦纳德·霍纳(赫瑞-瓦特大学的创办者)获委任为该校校长,但在4年后因遭到学校管理层的反对而离职。
直到1831年,由辉格党带领的英国政府才成功为学校争取到了皇家宪章,赋予了其颁授学位的权力。
1836~1907年
1836年,UCL(时称“伦敦大学”)与随后成立的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合并组建了新的伦敦大学系统(University of London),并更名为“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1871年,英国艺术收藏家费利克斯·斯莱德捐赠的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在UCL成立。
1878年,UCL获得了皇家补充宪章,成为英国第一所获准向女性授予学位的大学。同年,UCL录取了女性学生进入其艺术与法学院和自然科学学院。
UCL在19世纪开创了不少先河:它是英格兰第一所提供经济学、地理学、建筑学、化学、英文、德文、意大利文以及土木工程学教育的高校。1893年,英格兰地区的首个大学学生会亦在伦敦大学学院成立。
1907~76年
1907年,在新的皇家宪章规定下,UCL失去了作为独立大学的法律地位,改称“伦敦大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毕业生只被允许授予来自“伦敦大学”的学位证书,但在非正式场合,学校仍使用“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ge London)或其缩写“UCL”作为校名称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UCL遭到了相当大的破坏,但其下属的大多数院系早在1939年就已经搬离了伦敦。
1959年犹太研究所迁至UCL,1967年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在UCL成立。
1973年,UCL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ARPANET(现代互联网的始祖)的全球链接点,并在同年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
1976年至今
1976年,新的宪章将法定独立权归还给各成员学院(惟独立颁授学位的权力除外),UCL正式恢复其“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校名,将此前位于其校名中的“College”一字后的逗号废弃。
1986年,UCL整合了伦敦大学考古研究所。1988年,UCL完成对喉科学和耳科学研究所,骨科研究所,泌尿外科和肾脏病研究所以及Middlesex医学院的整合。
1993年,伦敦大学进行了重组,这意味着UCL和其他成员学院可以直接获得政府资助,并有权自行授予印有伦敦大学的学位。UCL自此被视为事实上的独立大学。
1994年,UCL国家医疗服务信托基金会成立,并在其后相继于1995年和眼科研究所合并,于1996年与儿童健康研究所和足病学院合并,于1997年与神经学研究所合并,使其成为了英国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基地。
1998年,UCL成功合并皇家自由医院医学院,创建了皇家自由和大学学院医学院,并于2008年10月更名为UCL医学院。
1999年,伦敦大学下的独立研究学院——斯拉夫东欧研究院与伦敦大学学院合并,正式成为UCL的一个大院系,命名为伦敦大学学院斯拉夫东欧研究院(学院),致力于世界范围内地缘政治和经济区域合作的研究。
2002年,关于UCL整合帝国理工学院的计划草案遭到曝光,此项议案因事前没有进行足够的咨询与讨论而招致了广泛的批评声,伦敦大学学院的校长德里克·罗伯茨因而被迫取消了这个计划。2007年,帝国理工学院正式脱离了伦敦大学联盟。
2003年,UCL与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建立了伦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用以进行纳米技术领域的尖端研究。同年8月1日,马尔克姆·格兰特教授接替德里克爵士成为新的校长,开始强化UCL的国际合作,在他的任期内,学校加强了同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诸多世界顶尖级大学之间的联系。
2005年,UCL获得了自行颁授独立学位的权力,此后包括学位证书在内的各种官方文件均印有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标志,不再使用伦敦大学的名义。
2009年,UCL与耶鲁大学(连同耶鲁-纽黑文医院)签订了两校史上最具规模的项目合作计划,建立了伦敦大学学院-耶鲁大学联合研究部,其后,它们的合作伙伴关系也从医学领域逐渐拓展到了人文与社会科学范畴(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科研合作与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
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细胞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保罗·纳斯提议建立一个巨型实验室,并将其命名为“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该实验室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和惠康基金会牵头,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与英国癌症研究学院三方合作共建,终在2015年11月竣工。这家耗费6.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63亿)、占地9.3万平方米的研究中心采用全功率运行模式,有超过1,600名科学家及相关研究人员在这里工作,是全欧洲最大的单一生物医学实验室。
2012年伦敦大学药剂学院被UCL整合,隶属于UCL生命科学学院。2013年,帝国理工学院的翻译系宣布自10月起正式转移至UCL下属的欧洲语言、社会与文化学院。同年12月,爱思唯尔出版社与UCL合作开办了大数据研究中心。
2014年,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被UCL整合,成为了其下属的第十一个院系。
2015年,英国政府宣布伦敦大学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和华威大学为阿兰·图灵研究所的五所创始院校。该研究所旨在促进进阶数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
2017年,UCL和北京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两校将共同致力于“革新英国高校的汉语教学”、“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和“降低世界常见新生儿缺陷之一——脊柱裂的发病率”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同年,UCL还加入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该联盟是中英两方合作建立的第一个以工科教育和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联盟中方大学包括9所以工科见长的985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