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咨询热线 400-900-8516
深圳荟同学校
首页 > 国际学校 > 深圳荟同学校 > 新闻动态 > 让学生、家长、学校形成合力,构建一个更紧密、融合的荟同社区 | 深圳荟同学校周宪明副校长专访

让学生、家长、学校形成合力,构建一个更紧密、融合的荟同社区 | 深圳荟同学校周宪明副校长专访

发布者:荟同 2023-03-22 09:14:12

 

在此前,我们采访了两位荟萃中西的世界级教育家——深圳荟同学校外方校长 JIM Hawkins 及中方校长邹炎汉先生。本期,我们采访到本学期加入深圳荟同学校的副校长周宪明博士,他在中西融合教育领域卓有建树。

 

初见周校长,许多家长便被他温文儒雅的气质所感染,在了解了他的教育理念后更成为周校长的“粉丝”。他在教育行业已有三十年之久,而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周校长最开始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材料科学专家。


深圳荟同学校的副校长周宪明博士

 


从实验室到校园

他是最懂科研的教育工作者

 

本科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系,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化学硕士与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后,周博士曾就职于美国费城 Plasmatron R&D 研发公司实验室主任,费城 Drexel University 材料系兼任教授,新竹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 生物医疗材料研发经理。

 

而周校长对教育的热情,却是从实验室的“咖啡社交”开始。


周博士分享道。“还记的那是在美国时,有一次一位英国教授史密斯先生来到我们的实验室。”他问周博士,“你会喝咖啡吗?”。正当周博士感到疑惑时,史密斯教授提议道:“这样,明天你拿一个杯子,我请你喝咖啡去。”

 

于是,周博士第二天便随着这位教授一同前往各个实验室,在每个实验室里面都去打招呼聊天。在短短的20分钟内,他们走访了4个实验室。史密斯教授问周博士,“你有没有发现,在刚刚你已经知道4个实验室分别在做什么。接下来你可以提供帮助。因为你是化学专家,当他们有无法解决的化学问题,你就可以帮助他们。”

 

接下来的几天里,周博士随着史密斯教授一起“喝了三天咖啡”,也正是这样他们结识了十几个不同实验室的人。而慢慢这十几个实验室的人,遇到化学的问题都会来请教周博士,在这个过程中,周博士也开始慢慢变得触类旁通。

 

 

有一次,当周博士回到台北走访一个高端的研究机构时,里面正在进行一项帮助瘫痪人士的研究。研究所希望,能够放一个装置在人的下巴处,让脖子以下不能动的人类,也可以自行控制轮椅的前进和后退。

 

在周博士看到这项研究时,他提出:“何不让他的舌头来进行控制?对于身体瘫痪的人而言,舌头会比下巴更灵活。”也正是这个建议,颠覆了研究所里一群学习控制的专家学者们原本的想法,经过研究后专家们最终采用了这个建议。

 

研究院的院长特意跑来跟周博士“取经”,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周博士:“我们忙活那么久的研究,被你一句话就改变了,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想法的?”。而这个想法,其实周博士也不知道从何而来,只是在过往的工作中,常常在不同的实验室中帮忙,他也在不知不觉中萌生了许多新的想法。


“在实验室里,有时候大家专注在某一个领域,好多年都解决不出的一个问题,却因为不同的思想碰撞,而得到了新的启发,其实我也感到特别兴奋。”周博士分享道。

 

 

而这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在周校长看来,与孩子们的教育其实是相通的。“当我们不拘泥于课堂知识本身,孩子们反而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周校长说道。

 

因此,当周博士成为校长后。他常常会带着同学们四处去考察,如在参观饼干工厂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蒸出来的饼干竟然有2米*2米那么大。他们很好奇,“为什么不是我们常见的小块饼干的大小?”。厂长和孩子们解释道,原来饼干切成很小拿去烤,很容易烤得很干,而且会脆得不均匀。

 

就这样,当孩子们在这样一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中学习,他们的眼界也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加宽广起来。

 


走访11个国际学校

在行走中丰富国际化视野

 

在周博士常常帮助不同实验室、研究所朋友们的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内心对于教育强烈的热情。


于是在1992年,他正式投入海外国际中小学的教育,也在教育领域书写下辉煌的履历。他曾任雅加达台北学校总校长、曼谷中华国际学校总校长,台北市奎山实验学校校长。

 

自2008年,他加入北京中芯学校,先后担任执行校长与执行校董的工作长达十四年的时间。他也发现了非常好的快乐学习的秘诀,并在经过了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发现是可以成功的。


 

在国内许多的教育中,家长们是相信“铁柱可以磨成绣花针”的,但对于周校长而言,他深信孩子们应该要快乐的学习。


周校长一直很重视的三个学习理念。第一个就是知识,即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第二是把知识转变为能力,教育的目标不是高分低能,而是让两者相结合;第三也是周校长极为重视的态度,作为一名学生,要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遇到事情不推卸责任,有良好的品德和态度,这才是孩子们成才的关键所在。

 

在生活上,每个人都难免会受到委屈。有些孩子会很抓狂,会奋起反抗,有些孩子则会懂得用正确的方式去面对,最后得到更好的结果。“这也是我一直在推行的品格教育。我十分期盼这些在过往已经成功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进一步赋能荟同的教育。”周校长说道。


 

在过往的几十年中,周校长有机会走访了11个全球各地的国际学校,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比利时、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不同的学校,他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国际化视野和中西融合的教育理念。

 

▲ 周校长参观不同的国际学校


但国际化教育代表着出国吗?在周校长看来,这并不然。

 

“并不是早上起来喝杯咖啡,穿上洋服,看好莱坞电影,去国外打个卡就是国际化教育。”周校长说道。“其实一个好的国际化教育,应该是培养孩子们有良好的中文和英文的语言能力,让他们在拥有中华文化根基的前提下,能有一个很好的国际化视野,这才是广义上的国际化教育。”

 

这,也正是荟同所一直秉承的教育理念。

 


用个性化的教育

去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教育最开始是从工业革命开始,当时需要大量的工人,而学校正好可以满足这个功能,通过学校教会学生记账,教会他们很多技能,最后学生毕业了去当一名民工人。这是最早西方学校的特质,但几百年过去了,教育有没有改变呢?

 

“有,但是不多。”周校长表示。“而科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我们不应该用培养工人的方式去培养孩子们,像流水线一样学习语文、数学、英语……最后毕业了只成为了工作的机器,那就太令人失望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更应该注重孩子个性化的发展。

 

而荟同吸引周校长的,正是这种给到每个孩子的个性化的发展。“如荟同的火星实验室培养不同学生进行各类科研探索;'荟·艺术馆’项目邀请华大基因BGI与设计互联与学生们一起共创;学校支持学生参与到他们热爱的竞赛和活动中,其实都是荟同个性化教育的体现。”周校长表示。


 

在过往的教学管理中,周校长发现孩子会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如“学习型”“非学习型”的孩子。

 

在有一杯热水时,你对“学习型”的孩子说,这是很烫的,叫他不要去碰。他会说,“谢谢老师,我知道了,我不会去碰” 。而当你对“非学习型”的孩子说这很烫时,他们会做什么?他们会很好奇。他要自己去碰他,当他被烫了一下时,他才知道这真的很烫。

 

但,请问哪种类型的孩子会成功?

 

“其实,两种孩子都会成功。”周校长表示,爱迪生就是一个标准的“非学习型”孩子,尽管大家都认为他不会成功,已经失败了300多次,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最终他是在1600多次的时候,获得了成功。


因此,学校要去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也是荟同正在践行的个性化教育的意义所在。



学生、家长、学校合力

构建更紧密、融合的荟同社区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教育经历中,周博士一直担任着校长的职位,但他却是一位与同学和家长间关系都很亲近,有着独特个人魅力的校长。

 

在校园里,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们亲切的喊“周校长”,他们总是十分期待与他见面聊天,听周校长分享那些与教育有关的故事。


周校长在校园运动会为同学们加油

周校长在荟同的学生大会上分享


目前,周校长不仅参与到荟同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来,为老师开展相应的教师培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亦积极推动着学校与周边社区的连接,将荟同优质的教育理念与更多学校的校长及老师们进行分享。



他还参与到学校的家委会工作中,与家长们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在过去,周校长曾接触过数以万计的家长,并开展了上百场的家长座谈,与家长们分享优质父母亲的特质,带着家长们了解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律的秘诀等,获得了一大批的“家长粉丝”群。


在刚刚过去的“荟同开讲”校长系列分享活动中,周校长以四位孩子的父亲,同时也是校长的身份,与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理念”。

 

周校长及太太和他们的四个女儿们


“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教育方式,请家长一起来支持,即对的时间,对的地点,做对的事情!”周校长分享道。

 

那什么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呢?

 

其实很简单,周校长说道:“比如,孩子喜欢说话和表达,这其实是一件对的事情。但孩子不应该在图书馆或在上课时大声喧哗,所以作为家长其实不应该禁止孩子说话,而是应该鼓励孩子在对的时间,对的场合,做对的事情。”


当热爱表达的孩子登上了演讲台时,周校长说道:可能会发现,您的孩子其实是一个充满潜力和自信的演说家。



周校长还分享道:“在许多家长活动中,你会发现很多都是妈妈来参与,父亲其实比较少参与其中。但其实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极为重要。”在周校长的推动下,他在以往的学校中开展了“摄影俱志愿者”、“爸爸足球队”等活动慢慢建立起学校的“爸爸社群”。


当爸爸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活动中来,家庭的氛围也变得越来越好,孩子也会变得更加快乐。



“当学校与家庭达成良好合作,对孩子的教育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的期待,让学生、家长、学校形成合力,构建的一个更紧密、更融合的荟同社区。”周校长充满信心的说道。

声明: 本文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观点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024招生报名登记

信息填入后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

立即报名

报名成功后查看学校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招生老师:

联系电话:

学校邮箱:

官方网址:

学校地址:

官方微信: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