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名称 :
乐善堂梁植伟纪念中学
- 英文名称 :
Lok Sin Tong Leung Chik Wai Memorial School
- 创立时间 :
1985年
- 学校性质 :
资助学校
- 开设阶段 :
初中 、高中
- 课程体系 :
香港DSE
- 学费区间 :
免费
- 是否住宿 :
否
- 留学国家 :
不限
- banding排名 :
Band 2C
本校特色
(一)管理与组织
于2006年成立法团校董会,令校政更具透明度和问责性。办学团体成员、家长、校友及教员参与校董工作,能让不同持分者更深层地参与及支持校政,促进信任和了解。本校有清晰健全的自评机制,各科组定期进行策划、推行及评估成效的工作,自我反思,持续改进。学校建立全面的沟通及监察机制,确保各项政策及改进措施能有效地贯彻推行,并体现专业问责精神。设立教学质素保证机制,时刻检视及提升学与教的成效。
(二)学与教:
巩固“一堂好课”课堂研究,发展混合模式,藉校内校外专业交流,迎接教学范式转变及机遇。在选定科目,初步建立系统化“一堂好课”(PPR)教案范本档案,作同侪观摩之用。在选定学科,以“策画、实施及检讨”(PIE)为课堂研究框架,加强自我省思。举办教师专业发展日,以“一堂好课”、“混合模式”、“教学新常态”等为题分享,邀请专家,或藉“公开课”具体分享成功经验。
(三)校风及对学生的支援:
本校与城市大学、衞生署、康文署、香港女青会及香港小童群益会合办各类计划,善用社区资源。聚焦校本特性,举行“班本”及“生本”活动,内化正确习惯和态度;制定学生学习常规,进阶班级经营。又于各级实行双班主任制,加强支援,协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学生成就:
本校重视全人教育,多次获全港徵文、朗诵比赛冠亚军。资讯科技培育方面,本校在AI Lab比赛中,勇夺冠军殊荣。校园电视台带领学生参与多项国际赛事,在第一届国际青少年文艺系列大赛中,膺获摄影高中组银奖。本校学生连续两年获选“荃葵青优秀学生”。校际球类、田径、游泳等多项体育竞赛亦屡获佳绩。
(五)语文政策:
强调语文结合生活,重视基础训练。初中实施母语教学,并推行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延展活动,加强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高中设英文理科班,详情请参阅2021/22及2022/23学年开设科目的资料。本校对英语学习极为重视,近年在课程、教学策略及学科活动上不断革新,重视基础训练,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分阶段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中一设有课后支援班及星期六学堂,透过研读英语社评及会话训练,巩固学生语文根基。又举办新加坡、汶莱英语领袖游学团,丰富学生英语学习经历。著力培训英语大使,于本校举办的英诗创意工作坊,肩负起款待员及小导师的角色,指导参赛的小学生。学生积极参与香港学校朗诵节,每年超过二百多名学生人次参与中英文朗诵项目,多年来获奖无数。参加“创意总动员2021---从阅读到写作”写作比赛,勇夺学界初中组英文写作组冠军。
(六)课程政策:
著重全人教育及多元化的学习经历。每週特设“群艺课”及“活动课”各两节,让学生有系统地进行各类群育体艺活动。本校的新高中课程提供多元化的选择,让不同才性的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本校紧贴教育改革步伐,致力推行以学生为本和培养学生共通能力的教学策略。
本校以“广”、“深”、“尖”为原则推动STEM课程。随著“梁氏家族STEM实验室暨社区环保科技学苑”的落成,积极发展科本电子学习以推动STEM,举办STEM科研班,推动学生参加各类型STEM比赛、STEM体验日等活动。我们致力发展航天领袖训练课程,购置模拟飞行器材,更得到香港航天领袖总会支援,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亦为学生提供实践与考察机会。为推广STEM教育的成功经验,我们举办“小学STEM工作坊”,获得区内约十多所小学邀请到校进行优质STEM示范教学。
(七)学业评估政策:
每年两次期考及两次统测。著重平日课业的评估,推动学生持续学习。初中中英数三科举办能力水平测试,识别差异,作为调适学与教策略及拔尖补底的参考,亦为有需要学生作特别考试安排。
(八)照顾学生的多样性:
本校发掘梁中学生优秀素质,以价值教育、校本LSTLCW培育平台,确立学生正向价值观,迎接不同成长阶段的挑战。提早于中一入学前识别学生差异,参考校内外各类评估数据,推行各级中英数拔尖补底、课后功辅班及各类特别教育支援计划。教师定期举行会议,了解学生的不同需要,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及班级经营方针。积极进行培训,提升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及技巧,体现关爱共融。致力协助内地新来港学童融入校园,适应学习。在学生支援组的老师协助下,学生在学科学习、课程调适、测考安排等,皆得到充分的照顾。
(九)推动STEM学习:
本校获教育局校本专业支持,构建空间,让资讯及通讯科技科、设计与科技科、综合科学科及初中生物科进行跨科STEM专题研习,透过校本教材设计及活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本学生奋发励进,透过参加STEM比赛挑战自我,取得佳绩。在由香港教育城及Microsoft合办的“Master Code编程大赛2021:AI构想.智健康生活”比赛中,脱颖而出。
(十)教师发展及培训:
本校积极配合新常态的学习模式,注入混合学习模式,探讨多元教学策略。以校本自主学习架构(Preparation—Participation—Reflection)“预习–参与–反思”,为教学策略蓝本,透过不同的电子学习策略,达至学习愈趋宽广和多元。 另外,本校锐意促进共同备课及专业交流。我们与教育局及本地大学专家交流,以提昇教学策略。英文科及数学科参加香港中文大学的“优质学校改进计画”;STEM团队与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务进行跨科协作探究,又参加香港理工大学“AI实验室计画”,持续改革校本STEM课程,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