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名称 :
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
- 英文名称 :
HKTA Tang Hin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
- 创立时间 :
1982年
- 学校性质 :
资助学校
- 开设阶段 :
初中 、高中
- 课程体系 :
香港DSE
- 学费区间 :
免费
- 是否住宿 :
否
- 留学国家 :
不限
- banding排名 :
Band 1A
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是香港的一所私立中学。学校校园占地54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宜人。该校硬件设施齐全,实验室、多媒体图书馆等一应俱全,教学环境优良。自建校以来,学校教学成绩十分优异,在会考和高考均取得优秀成绩,在区内、区外均好评如潮。除了学习成绩外,学校还秉承校训“明道立德”,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教导学生整洁仪容、礼仪、谦恭和养成节俭的美德。

香港道教联合会邓显纪念中学2025/2026年度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须知
一.索取及递交申请表格办法:
1.派发表格
本校将于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十日开始派发“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表”。
2.索取表格
小六学生可于上述日期向所属小学索取本校“中一自行分配学位申请表”乙份,或亲临本校索取,或上网下载。
3.交回表格
(1)填妥表格后,须于二零二五年一月二日至二零二五年一月十六日期间,交回本校校务处。
(2)家长亦可透过香港教育局的“中一派位电子平台”递交自行分配学位申请。
(3)本校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邮寄申请(包括电邮、快递式邮寄等)。
(4)所有逾时递交的申请表将不获处理。
(5)本校校务处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五 :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
星期六 :上午九时至下午十二时三十分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二.申请须知:
1.二零二五至二零二六年度开办中一班数:五班
2.自行分配学额:五十一名
3.报读资格:
(1) 品行端正 - 操行等第必须达乙等或以上。
(2) 成绩优异 - 必须于小五下学期或小六上学期之校内试(即呈分试),三科主要科目
(中、英、数) 取得1A2B 或以上成绩。(如学科成绩不以等级计算,则
中、英、数三科均须达八十分或以上。)
4.注意事项:
(1) 根据教育局“中学学位分配办法”,学生必须为香港居民,不得向多于两所参加派位的中学递交申请,否则会被取消获得自行分配学位的机会。
(2) 无论有关申请是以纸本还是透过“中一派位电子平台”递交,申请一经递交,便不可撤回、取消或更改选校次序。
5.收生准则:
面试成绩 30%
教育局提供申请学生的“成绩次第名单” 20%
小学成绩及操行 30%
课外活动/校内或校外服务/奖项 20%
三.面试详情:
面试资格:凡符合报读资格并已递交表格之学生,均会获邀参加面试。
面试日期及时间:
本校将为所有符合报读资格的申请学生安排面试,面试日期为二零二五年三月一日(星期六),需时约三十分钟,不得迟到或早退,时间及详情将列于“电子面试证”上,学生须携同“电子面试证”准时到达本校试场报到。如报名人数过多或因特殊情况,本校会安排部分学生于三月三日至三月七日下午进行面试。当“电子面试证”发出后,恕未能调动时间。
四.自行分配学位正取学生名单:
1.通知日期: 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2.通知办法:
本校将于三月三十一日中午十二时前透过电话,通知正取学生家长,其子女已获纳入本校“自行分配学位正取学生名单”内,并到本校领取通知书。为保障个人私隐,本校将不会就“正取学生名单”的查询作出任何回应,请勿致电查询。如家长已登记成为“中一派位电子平台”用户,他们亦可于同日透过电子平台接收自行分配学位正取学生通知。
五.按教育局规定,学校不能公佈“自行分配学位”备取学生名单。但根据过往经验,备取学生仍有机会获纳入“自行分配学位学生名单”内。此外,凡报考本校的学生,可于五月选校时,填报本校作为第一志愿,以增加入读本校的机会。
邓显纪念中学是一所全日制英语授课文法学校,除中国语文、中史、体育、普通话及生命教育科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语授课,并举办活动,如英语周、朗诵训练、英语游学团等,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同时学校注重中文学习,透过佳作欣赏、名家演讲等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学习中文的兴趣。,开设普通话科为初中必修课程,务使中三学生达至应有水平。
学校采取整体方法,重点是道德教育,语言教学和学科知识,校本教材的设计上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不断修订课程,以达到最高的学习效果。学生除了三门核心科目的学习外,可于四十九个选修组合中,按兴趣及能力选读其中三科。能力较高者可选读日文,以此作为第四个选修科目。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体验,以扩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阅读计划、专题研习、跨课程学习、「课堂外学习」及海外交流团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享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