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咨询热线 400-900-8516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
首页 > 国际学校 >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 > 新闻动态 >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科技赋能,助力国际教育新发展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科技赋能,助力国际教育新发展

发布者: 2020-01-18 12:28:53

随着科技创新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人工智能进入落地教育行业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在新时代的教育中,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等都受到了人工智能思维的影响,人工智能深入到教育方方面面各个方面。科技如何赋能教育事业?教育的发展又该如何抓住这一时代契机?如何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人才?这些都是现代教育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

近日,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接受了国际教育网的专访,分享了他对“AI+教育”的影响及对未来国际教育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上海包玉刚实验学校校长 吴子健

(图片来源:国际教育网)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提供创造了新方向,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不仅学校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在线教育、远程教育也等实现了教学空间和时间上的灵活性。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下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智能教育发展的相关要求。教育与科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育人才的培养为科技进步注入了活力,科技的创新应用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吴子健校长看来认为,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个科技迅速发展、发展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阶段。其中,人工智能在数据、信息的处理,包括学生管理、教学模式研究等方面,为教育从业者提供了极大的很多帮助。“AI+教育”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上具有非常宽广良好的前景和未来。

受限于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运用上并尚未完全成熟。吴子健校长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最多实际上有一个“事先预设”的过程,而教育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泛,因此不能过度依赖于技术,人还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学生、家长、教师等因素对于在教育各个环节的影响都不容忽视。

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

人才的培养与世界发展趋势息息相关,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教育迎来了空前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面向世界的重要性。接受IEDU(international education)也就是国际教育,扩大教育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教育互鉴、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能力的人才,成为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方面新焦点。据吴校长子健介绍,2010年中国教育部于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对国际化人才的定义中提到了四个条件要素: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竞争,这一定义对当前教育的发展仍然适用。

吴子健校长认为,培养国际化人才,并不完全等同于出国留学。科技的创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国际化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不同国家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育观念打破局限、相互融合的交流互鉴,成为了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的重要途径环节。

立足本土,融合创新

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市场的需求催生了众多着教育机构的发展,国际学校和机构成为教育行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中西方的思想和文化的差异,“如何办学”是机构成为国际学校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全盘否定国际化教育显然不适合办学需求,一味地照搬也不可取。吴子健校长表示,学习在与国际课程交流互鉴中,首先必须重视本民族文化,教育机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坚持“发展全人能教育、传承中华文化、拓展国际视野”,三者并驾齐驱并驱。只有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加上和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充分认识了解,才能使其真正成为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化人才。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另外,在学生及家长择校的问题上,吴子健校长也指出,必须在充分考虑和了解机构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评价方法、办学成果、硬件条件等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特长、理想目标,才能正确,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

正视科技与教育,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教育市场日益壮大,一方面给了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例如,部分教育机构为了吸引生源扩大市场,部分教育机构采用出了看似高端的噱头,发布“AI+教育”解决教学方案,实际事实上对教育行业并没未产生有多大的帮助,办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对此,吴子健表示,如果不是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任何做法都是不长久的,人工智能在个性化特色化教育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先进性、国际化的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创新。只有把握住人在科技、教育之间发展的正确方向,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各部分的重要作用能坚持“研究学生就是研究教育”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声明: 本文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观点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