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咨询热线 400-900-8516
西交利物浦大学
首页 > 国际学校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新闻动态 > 学子故事 | 理科女孩的城规梦,宾大青睐的她用设计绘制自己的江湖

学子故事 | 理科女孩的城规梦,宾大青睐的她用设计绘制自己的江湖

发布者:西交利物浦大学 2024-06-26 08:19:04



仲楚雯从小就喜欢武侠小说。初中时,父母担心看小说会影响学习,她半夜定闹钟起来在被子里偷偷看古龙的《陆小凤传奇》,“可能这就是我性格中有点小逆反的地方。”


武侠世界的潇洒不羁以及大侠们充满冒险和奇遇的一生深深吸引着仲楚雯,让她从小就对自由与不定有着无限向往。“我希望自己也能过得像故事一样,不停地去遇见新事物。”


但同时,她又是一个很有规划、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人。“飘逸”的思维方式和有条理的执行方式看似矛盾,但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习生活让这两者实现了平衡和融合。



大学四年间,她不断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却也在有条不紊地应对着每一个新改变。


毕业季,楚雯拿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以及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生录取。


她即将去更大的世界,继续探索新事物,活出只属于自己的故事感。




受到家庭的影响,仲楚雯一直认为自己要走专业的设计路线,所以一进西浦,她就决定要选建筑学专业。


当时选建筑要提前参与测试,考试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进入这个专业。但很可惜,楚雯以一分之差没能达到门槛。


不得不再找出路的她只能把眼光移到其他专业,找到了同样属于设计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楚雯发现,这个专业跟建筑设计有关,但又不止如此,还包括城市设计、管理规划等更大尺度和多重维度的设计相关知识。



四年读下来,楚雯觉得这个专业很适合她。“我高中是理科生,所以很喜欢用逻辑性思维去做事情。城规有点文理结合的感觉:我们有很多写作任务,但这些写作更看重内容的逻辑自洽;我们也要画设计方案,但不能只是图画得漂亮,这个方案背后的故事也要有自己的逻辑。所以这个专业既需要文科的积累,也需要理科的思维,我觉得自己选对了。”


除此之外,城规还有一点是楚雯特别喜欢的:它给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工作室(studio)用来做设计,让楚雯能有固定的学习场所,但又不会限制她的思维——这完美契合了她既喜欢不定又需要掌控的“矛盾点”。


“我来西浦之前就知道这里是一所开放自由的国际化大学,学校不会限制我们自己去做探索和尝试。”



她没有仅仅把重心放在上课学的知识上,课余时间,她实习、参与科研项目、自学软件与画画,利用各种机会去汲取对自己有用的、能提升思维高度的内容。“这也是我能快速在彷徨与迷茫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东西的重要因素。”




大三暑假,仲楚雯在工作室里用电脑跑建筑体块计算,由于计算量过大,电脑几次直接黑屏关机。


这是一个关于AI与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的SURF(暑期本科生研究项目)研究,楚雯跨专业选择了建筑系王力凯博士的项目,学习自己没接触过的建模软件和配置不同体量要求的计算优化。


“这个项目涉及的跨尺度设计和前沿技术都是我感兴趣但是没有接触过的。”开拓未知领域总是伴随着焦虑与恐惧,例如不知道自己做出的选择能否带来正向的反馈,再比如担心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驾驭高难度任务……


但经过严谨慎重的思考后,楚雯总会对自己说:“Just try it.(试试看)”



“我属于那种如果一直待在自己的舒适圈会很难受的人。想要突破舒适圈就要做出一些改变,新的改变肯定会带来很多未知和不定,那就只好试一试,试了才知道。”


在研究过程中,楚雯最兴奋的莫过于与项目组的导师和博士生共同讨论、相互学习的时刻。有几次开会的过程甚至是二对一的。


“你在跟一个专业知识程度比你高很多的人交流时,非常自然地就能学到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能他们不经意间讲出来的话,就是你不知道的,你就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在作品集的设计方案被指导老师打回来重做四次之后,仲楚雯忍不住怀疑自己:我到底适不适合学设计?为什么别人做的方案都是逻辑很自洽、图也画得漂亮,为什么我做不到更好?


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了升学或者求职,一般都会做一个展示自己能力、介绍“我是谁”的作品集,楚雯也不例外。她的战线拖得很长,从大二下学期慢慢开始启动到大四上学期陆续收尾,做了四个切入点各有特色、设计尺度也不同的设计方案。



刚开始她总觉得自己出的方案没有深度,“只是在画图,不是做设计。”


“那段时间特别焦虑,我想做出真的对社会有用的设计,但看着画出来的方案,我觉得我好像不是在做一个对城市友好的东西。”


楚雯承认设计没有对错,审美也各有不同,“但我做出来的东西,至少要让我觉得是有意义的、逻辑自洽的。”


她伸出两只手,放在不同的高度上,“比如我的标准在这,但做出来只能到这。中间这段差距让我焦虑,但我必须要填上。”


她自认自己不是天才,没有影视剧里的灵光乍现,这段差距带来的焦虑和自我怀疑,只能靠无数的反复推翻和重画去弥补。


长时间坐着对着电脑画图,楚雯的颈椎和腰椎都受到了影响。但在反复练习之下,她画方案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仲楚雯作品集的部分作品


最后作品集里的四个项目,第一个是关于被卡特里娜飓风摧毁的社区如何重建得更有韧性,第二个是苏州相城区北桥街道的老城区改造为田园综合体,第三个是SURF项目衍生的计算机驱动气候友好设计,第四个是基于景观实物都市主义的那不勒斯的城市更新。


“每做一个新的方向,都是对自己一次新的开拓。”


现在她可以很自信地说:“我觉得我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是能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这是最让人感到快乐的。”




每天早上先去工作室拿电脑和相关文件,把手机留在工作室,带着电脑去机房投入工作。中午吃点东西、午睡一会,下午继续工作。晚上回到工作室看手机,回复这一天没来得及看的爆炸多的消息,甚至经常会错过家人的电话。


这是大四上学期仲楚雯的“闭关修炼”日常。当时除了学校课业,她手中还同时有作品集、会议论文、硕士申请以及一个小竞赛要完成。五项任务并行,并且多项任务的截止日期都集中在11月中旬。


作为一个有规划的人,她在开学的时候特地买了一本以周为单位的计划本,将每个重要任务分成不同的阶段安排到每个月,再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周、每天。


仲楚雯的计划本


刚开始,这些计划一眼看不到头,但一旦开始行动,完成任务似乎也变成了惯性——楚雯似乎将这种“不定”转化成了“规律”。


“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个超人!”


忙到没有时间思考、焦虑,她仍然会确保每天好好吃饭和睡觉。


但到了寒假闲下来的时候,那些思考和焦虑一下子找上门来。“当时我身边的同学们陆续都收到了offer,我的申请却音信全无。”


她在微信群里表达了自己担忧。群里的朋友都是和她一起互相帮助DIY申研的同学们,还有因为在哈佛、康奈尔读书所以建议楚雯申请美国大学的优秀学姐们。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是西浦带给我的幸运。”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上相互扶持着前进,疲惫、焦虑、孤独的时候可以相互理解,这带给楚雯很强的归属感。



在朋友的安慰下,楚雯一边调整心态,一边准备plan B:她继续学新技术、查实习岗位。“万一真的全被拒了,我还能找个实习试试。”


时间快进到三月,offer像下雨一样来了。有天凌晨一点,楚雯收到了梦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offer,她开心得一晚上没怎么睡好觉。

 



今年4月,仲楚雯跟博士生学姐一起去新加坡参加亚洲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协会国际会议(CAADRIA 2024)。他们基于SURF项目写的论文被会议收录了,楚雯作为第一作者要做报告。


会议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博士生或专业研究员,楚雯是年纪最小的本科生。



参会之余,博士生学姐带楚雯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合作的实验室听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城市大数据,这很契合楚雯在研究生阶段想学习的智慧城市方向。


“我一直对在城市设计里加入新技术很感兴趣,但对于未来要学习的东西没有太具象的概念。这次看到了很多领域里前辈做出来的研究,我好像开始真正了解到了大家在做什么样的事情,让我打开了眼界,也对未来的学习有了更多期待。”



身处专业领域的变革期,期待肯定是有的,但楚雯也不知道未来自己到底会怎么走。“不知道也很正常,未来都是不确定的。”


在楚雯看来,大学四年中能够遇到些“不定”是件幸运的事情。“这些人生阅历让我在面对未知时,能有更平常的心态与强大的底气,也有足够的力量接受人生带来的鲜花和拳头。”



记者:胡秋辰

摄影:王左夫

其他照片提供:仲楚雯

新媒体:马雅君

监制:胡秋辰 

声明: 本文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观点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024招生报名登记

信息填入后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

立即报名

报名成功后查看学校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招生老师:

联系电话:

学校邮箱:

官方网址:

学校地址: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