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咨询热线 400-900-8516
西交利物浦大学
首页 > 国际学校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新闻动态 > 又创佳绩!西浦学子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又创佳绩!西浦学子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发布者:西交利物浦大学 2024-09-06 08:28:34

西浦学生团队在全球未来教育教学设计大赛荣获铜奖 AI医学导师项目引发关注

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数字化教育专业的硕士生刘禹含和徐哲所在团队,在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中荣获铜奖,其项目“Hellodoc初医”凭借创新的AI医学培训软件设计脱颖而出。


该项目由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京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五名学生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这款软件从医学生的规培问题和执医考试需求出发,通过创建虚拟场景和AI虚拟病人,让医学生进行模拟问诊练习,旨在为医学院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实践训练。软件还配备了电子图书馆,学生可以查阅各地学校的优质资源。


“Hellodoc初医”培训软件界面


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作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的年度活动之一,旨在为跨国家、跨学科的国际学习和交流提供机会,充分激发教育创新潜能,为全球未来教育发展探索更多可能性。本届大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吸引了来自海内外30多所高校的25支团队的参与,共计决出1支金奖,2支银奖和3支铜奖团队。


荣获铜奖的“Hellodoc初医”项目针对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教育碎片化问题”,通过创建AI驱动的问答、总结功能,以及多模态图像识别、开放源代码数据库和在线导师计划,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整合理论与实践的高效学习环境。


团队成员徐哲表示,该项目旨在解决新成立医学院面临的学术支持不足、临床实践机会有限、学习与临床实践间整合不足等问题。


他说:“我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集合优秀的医学资源给医学生进行共享和学习,缩小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更大程度上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


48小时内与时间赛跑


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参赛团队需要在48小时之内将项目构想通过ppt、界面设计、建模等可视化的方式,向评审专家介绍教育项目设计方案。



 “从项目的构思到初步规划,我们团队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和头脑风暴,才确定了最终的项目方向。团队成员在项目管理、UI设计、动画制作、AI算法集成等各个环节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徐哲谈道,“我主要负责的部分包括项目前期市场调研、策划报告写作,代码书写以及AI角色生成。”


他们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设计,还要每天进行限时的英语汇报,向评委和其他参赛团队展示项目进展。


“这不仅考验了我们的项目推进速度,也要求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清晰且有条理地表达出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成果。”徐哲说。


在项目的关键节点,团队指导老师李娜博士都给予详细反馈意见。在早期设计阶段,李娜博士指出设计场景互动较为简单,对真实医疗问诊场景模拟不足这一问题,并建议他们引入更多复杂的场景元素。


徐哲说:“在李老师的建议下,我们随后增加了病人对话的分支情节和多种不同病症的模拟,使得虚拟场景更加贴近真实的医疗环境。”


团队成员刘禹含提到面对很多高水平参赛者,他们也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他说:“在紧张的比赛期间导师也很关注我们的心理状态,及时为我们疏导,不断鼓励我们。在高压的比赛环境下,团队成员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分工合作,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完成。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良性竞争也让我的未来学术规划更清晰。”


“我们也会继续开发和完善这款软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将其落地。”



西浦数字化教育专业主任李娜博士对学生团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位同学在西浦融合式学习中不断积累和锻炼了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认知能力,在本次大赛中展现了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实力。我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继续发扬这种跨界合作的精神,为推动教育创新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翻译学子再创佳绩 西浦包揽多项省级口笔译大赛奖项

近日,在由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口译大赛江苏赛区中,西浦人文社科学院七位翻译学子脱颖而出,四位荣获一等奖,三位荣获二等奖,并全部成功晋级全国决赛,这也是西浦参加全国口译大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同时,在第十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中,西浦学子同样表现出色,共获五个三等奖和两个优胜奖。


这两项赛事均被纳入《2023年国内翻译赛事发展评估报告》中的30个主流赛事之列,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翻译专业负责人韩致玮博士和口译课程的陈思宇老师分别为笔译和口译大赛提供了专业的培训和赛前指导。


随着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领域的迅猛发展,生成式AI与各类翻译平台的问世给翻译领域带来革新式的影响,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译员的讨论也随之兴起生。在本次全国口译大赛江苏赛区的第一名获得者、就读于西浦人文社科学院英语研究的大四学生陈俣璇眼里,AI和人类译员并非零和博弈的关系 —— 在要求高专业性的正式口译场合,人类口译员不可能被AI取代,相反,AI可以辅助人类译员的工作。



陈俣璇解释道:“就翻译速度、市场价格还有个人用户获得翻译帮助的便利程度而言,AI优势当然是非常大的。但在我的口译实践中,比如语音识别时,口音重的发音和同音词等很可能会被机器识别错误。即使是识别成功,机器翻译文本时也常出现脱离文意、多义词翻译错误等等。”


“相反,比如在大量的笔译工作中,我们可以先使用机翻大致处理,然后再进行润色,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AI的超快处理速度可以弥补人类大脑运作速度较慢的缺点;而人类译员能在口译现场捕捉到交流氛围,在处理微妙表达和文化相关议题时,能更好的理解和输出内容,这是AI不可能做到的。”


陈俣璇从大二开始选择人文社科学院文学与翻译系英语研究的翻译方向,她也是2024西浦口译大赛的第一名。她表示:“学院不仅为我们提供课程教学,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还给了我们很多实践机会。不仅是课堂上的模拟练习,老师们还提供了很多比赛或口译实习的信息和机会。口译不是真空中的学问,而是需要实战的实践性学问,很多具体的小问题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意识到。”



基于近几年对翻译与语言服务行业的深入调研,人文社科学院文学与翻译系系主任胡婉博士也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与AI技术的协作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是口笔译人才的必备技能。


胡婉博士还提到,就业市场上对特定细分市场翻译专家的需求日益增长:“例如,能够精准翻译证券公司二级市场研究报告的专业人才。这些岗位不仅要求应聘者具备出色的双语能力,还要求他们洞悉相关行业的知识,确保翻译内容的专业性。”


此外,胡婉博士认为翻译专业具有较强的可迁移性。“许多口笔译人才在翻译项目管理、国际传播、新闻编辑、图书出版以及国际业务拓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职位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还要求他们拥有强大的综合素质,包括有效的沟通协调能力、精确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认为有两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首先,职场变化迅速,专业教育应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了解岗位要求和工作方法。其次,随着技术的普及,个人的创造力和思考深度成为其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从专业培养的角度出发,我们将重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胡婉博士总结道。


本次获奖获奖名单如下:


第十三届全国口译大赛江苏赛区:

  • 陈俣璇 (英语研究翻译方向,大四):江苏赛区一等奖

  • 龚琪 (英语研究,大二):江苏赛区一等奖

  • 李伽童 (英语研究翻译方向,大四):江苏赛区一等奖

  • 左紫涵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方向,大四):江苏赛区一等奖

  • 安文涛 (金融数学,大二):江苏赛区二等奖

  • 赵倩贻 (传媒英语翻译方向,大四):江苏赛区二等奖

  • 相瑞嘉 (英语研究翻译方向,大四):江苏赛区二等奖

 

第十届“LSCAT”杯江苏省笔译大赛:

  • 冯茗萱 (翻译专业,大三):英译汉本科组三等奖

  • 陈沁瑶 (翻译专业,大三):英译汉本科组三等奖

  • 蒲奕言 (翻译专业,大三):英译汉本科组三等奖

  • 常凯源 (传媒英语,大三):汉译英本科组三等奖

  • 谢宇轩 (翻译专业,大三):汉译英本科组优胜奖

  • 孙思涵 (国际商务英语,大三):英译汉本科组优胜奖

(滑动查看完整名单)



将敏感的社会关怀融入设计 西浦学生荣获国际比赛奖项

在近期宣布结果的健康建筑设计师(AfH)国际学生设计奖中,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两名建筑系毕业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李墨珑(下图左)获得建筑学本科组优胜奖,陈雨菲(下图右)则获得建筑学本科组高度评价奖。



AfH国际学生设计奖于今年举办了第16届比赛,致力于鼓励下一代关注医疗和社会护理领域的设计质量。今年,该奖项收到了来自亚洲、欧洲和英国的67件参赛作品。


月球遐想:促进情感健康的艺术治疗


李墨珑的项目名为 “月球遐想:促进情感健康的艺术治疗”,该项目研究了敏感设计,涉及面临心理和行为挑战的儿童和青少年问题。她的研究探索了月球周期的概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并将其发展为产生建筑的概念。


这也是她第一次能将个人经历与学术知识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我过去的设计项目中,我通常只是作为一名建筑师来处理问题,但这一次,我觉得自己与这个项目的目标群体有着无比紧密的联系。作为一名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治疗的长期患者,我将自己的许多经历都融入到了这个设计中。”


治愈的机器:儿童医疗保健设计


另一个来自陈雨菲的项目“治愈的机器:儿童医疗保健设计”探讨了在创伤事件中为儿童及其家人提供临终关怀这一非常敏感的主题。评委们对她成熟而敏锐地处理这一棘手的设计挑战以及对细节的关注表示赞赏。


她解释道:“对许多人来说,儿童姑息关怀是一个令人心碎的话题,很难讨论,也常常被忽视。因此,我想利用亲生物设计来创建一个富有同理心的儿童姑息治疗中心,同时为病人、家长和医护人员服务。我希望能治愈灵魂,让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在最后一刻道别。”


这也是李墨珑和陈雨菲第一次参加国际建筑竞赛。李墨珑说:“参加这次比赛培养了我向评审人员清晰、准确地传达复杂的设计过程和成果的能力,而获奖也极大地鼓励了我继续致力于设计领域的学习和工作。”



记者/ 金晓艳、顾已一 

供稿/ 建筑系

编辑/ 寇博、钱懿

图片提供/ 全球未来教育设计大赛、建筑系

新媒体/ 许诗诺、马雅君  

监制/ 胡秋辰  

声明: 本文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观点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025招生报名登记

信息填入后招生老师会尽快与您联系!

立即报名

报名成功后查看学校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招生老师:

联系电话:

学校邮箱:

官方网址:

学校地址:

官方微信:

最新动态